今年的618大促,为什么和往年的618相

年2月底,疫情在上海爆发,我表妹一家三口在上海,被隔离了小半年。想不到这次疫情竟然改变了一家三口的消费观。

表妹姐在外企上班,很小资的一个人。她是奢侈化妆品的忠实粉丝,什么赫莲娜、兰蔻、雅诗兰黛、香奈儿、迪奥等等,有的我都叫不出名字来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。也许年过三十的表妹更想抓住青春的尾巴,对自己的护肤一点也不含糊。这次疫情,表妹居家隔离,化妆品直接改用大宝了:大宝洗面奶、眼霜、面霜,三个加起来也不到元,还是邻居大姐白给的。疫情期间,米面菜油不仅价格涨得吓人,还供应紧张,只能靠网上抢单。连基本生活物质都短缺,还买什么高级护肤品呢?再说也不上班了,每天化那么精致的妆容给谁看呢?

妹夫戒烟戒了五六年都没有成功,经历这次疫情,竟然把烟给戒了!疫情隔离期间的香烟,卖得太贵了,平时一二十一包,隔离期都按软中卖,根本抽不起。妹夫在私企做销售,疫情期间居家隔离,没法跑市场、没法见客户,业绩几乎挂零,公司按照上海最低工资标准给他发工资,他也没有反驳。妹夫成功戒烟后,再也不打算再抽回来。疫情期间,收入缩水不少。不知道疫情以后会不会再反复,他得给家人留钱买饭买菜,人可以不抽烟,但不能不吃饭。

表侄子今年6岁,不好好吃饭,就爱吃零食,怎么教育都不听。这次隔离,零食不吃了,因为根本买不到。开始好好吃饭了,有时想吃什么还买不到,所以格外珍惜。

现在,上海的疫情好转,表妹工作的外企开始裁员,表妹紧张得不得了,不知是否会轮到自己头上。妹夫的销售压力越来越大。两口子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。年过了一半,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

每年,我表妹一家都要疯狂购物一番,快递送来的东西都要堆满楼道。今年,他们什么都没买。一方面,消费习惯改变后,没有什么可买的了。另一方面,没钱可买。

为什么不那么火爆了呢?

一、疫情影响

疫情之下,很多公共营业场所被迫关闭,大批实体店受到很大冲击:餐饮店、服装店、剧本杀、健身房等纷纷停止营业。互联网行业、广告行业、电影行业的业务都在下滑。这些行业的劳动者收入要么失业,要么收入锐减,纷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这会导致大家风险意识增强。任何行业都无法旱涝保丰收。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工资一直呈上升趋势。既然这样,大家只会持保守和观望的心态,去更多地寻找稳定的行业,受到冲击影响小的行业,以及收紧自己的口袋。

不火爆,没钱是直接原因,根本原因是没信心,怎么样提高消费者对未来的期许是目前最大的课题。因为疫情是个双刃剑,它妨碍大家生活,耽误大家挣钱,教会大家:要小心地活着。让大家体会到风险二字的正真意义。“非必要不消费”成为主流消费观念,很多人只限于基础类消费范围。说白了,就是消费躺平。

二、消费理性

不火爆说明我们的网购市场目前处于稳中向好的局势。一方面消费者不会过度透支自己的钱包,一方面商家不用担心自己的商品被消费者薅羊毛过多而损失太多,对于双方来说,这是一种双赢。

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了,以往类似于,双11这类被商家炒作起来的消费节日之所以火爆,除了因为商品打折本身,更多还是消费者容易被广告打动,再加上大家都在买买买,很多人为了跟风,也不管自己需要与否,就下单了,结果收到货不久就退货一半。

大家更倾向于体验消费,去实体店可以看得见、摸得着,精心挑选,体会购物的乐趣。何必网购要多等好几天,不合适还要退货,给自己找麻烦。与其焦头烂额地在抢优惠券,不如平日里慢慢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,随时可以到货。不用面临快递堵塞。

三、消费陷阱

每年的早就从5月底开始促销活动。时间周期拉那么长就算了优惠力度可以说和平时一样,最多优惠几块钱。我老早看中一双鞋原价元,等到活动价元,但满减20,最终还是元。

平台或者商家的套路多了起来,消费者也慢慢学聪明了,不被商家的套路所迷惑。作为电商大促销的节日,正常流程是商家在这一天通过红包、满减、优惠券等形式让利促销,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自己的商品。这样一来,一方面商家提升了销量获得了更多的利润,另一方面消费者用比平时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了心仪的商品,这本来是双赢的局面。但是近些年来,不少商家却反其道而行之,为了多赚钱跟消费者玩起了文字陷阱,而不是真正让利给消费者。他们通过先涨价后打折的形式,让消费者在买到的商品不仅没有得到优惠,反而比平时的价格还贵。消费者当然不会买单了。

为什么今年的大促会如此的平静,没有像原来那样波澜壮阔,这是不言自明的事了。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ls/3031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    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